Black Country, New Road: 實驗搖滾大熔爐

Black Country, New Road – For the First Time (2021)
Ninja Tune

Black Country, New Road,這名字看起來像極由名字生產器拼湊出來的古怪組合,但原來另有玄機。

來自英國劍橋的少男少女,一行七人,當中六人所屬的樂隊Nervous Condition因主音被控性侵而無奈解散。他們後來另組樂隊,取名Black Country, New Road,解作 “a good way out of a bad place”,意味著擺脫前隊友的醜聞陰霾,在音樂路上重新出發,成為現時炙手可熱的年輕英倫樂團。

Black Country, New Road: (L to R) Georgia Ellery (violin), Luke Mark (guitar), May Kershaw (keys), Lewis Evans (saxophone), Isaac Wood (vocals, guitar), Tyler Hyde (bass), Charlie Wayne (drums)
photo credit: Matilda Hill-Jenkins

就像Arcade Fire、Broken Social Scene、Los Campesinos!等實行多人編制的獨立樂隊,Black Country, New Road每位成員本身也是多才多藝的樂手,擁有不同的音樂背景,在團體以外也有不同搞作。例如,主音兼結他手Isaac Wood以The Guest名義發表個人創作;色士風手Lewis Evans的音樂分身則叫Good With Parents;小提琴手Georgia Ellery現為實驗電子二人組Jockstrap的成員;鼓手Charlie Wayne同時擔當另一樂隊Ugly的鼓手;而貝斯手Tyler Hyde乃傳奇電音組合Underworld成員Karl Hyde的女兒。

樂隊已成立三年,常被媒體拿來與九十年代post-rock樂隊Slint比較,連主音Isaac也在歌詞中自嘲為 “the world’s second best Slint tribute act”。然而,聽過他們今年發表的首張專輯《For The First Time》,會發現其音樂本質更貼近實驗性搖滾,不僅融合post-rock、post-punk、free jazz,連傳統東歐猶太教音樂klezmer也包含在內,簡直是音樂大熔爐!而主音那emo/post-hardcore式的唱腔,唸著密密麻麻的詞,乍聽之下,有點像美國indie rock/emo唱作人Bright Eyes呢。

序曲〈Instrumental〉由富節奏感的爵士鼓擊帶動,鍵琴奏出節慶般的klezmer旋律,與結他、貝斯、色士風交纏,充滿異國風情;重新灌錄的〈Athens, France〉,編排甚具心思,由不規則的math-rock,轉向浩瀚的後搖氛圍,再到浪漫的爵士樂,充滿戲劇性。

〈Science Fair〉就像一場非常精彩的器樂實驗,以密集的hi-hat敲擊貫穿全曲,略帶神經質的結他噪音不時穿插,營造躁動的感覺;色士風與小提琴的音色營造出一種復古、懸疑的氛圍,儼如電影配樂,充滿張力;各種樂器隨後互相呼應,音量節拍逐漸增強,逼使主音肉緊地喊出 “It’s Black Country out there!”,把氣氛推向高潮。

另一首重錄作品〈Sunglasses〉,長度接近十分鐘,以三種風格去建構一個音樂故事。前奏先以結他drone及ambience營造post-rock氛圍,主音略帶神經兮兮的嗓音開始半吟半唱;管弦樂於中段加入,感覺明亮華麗,但隨後開始出現不協和音,走進free jazz的狂野奔放;後段突然變成post-punk風格,以強勁的鼓點與bassline帶動,搖滾味濃;色士風的音色非常搶耳,就像另一把歌聲嘗試主導樂曲。

關於愛情的〈Track X〉,重複簡約的電子琴音與小提琴、色士風互相交疊,令人想起極簡主義音樂大師Steve Reich的作品《Music for 18 Musicians》。甜美溫婉的旋律加上女聲伴唱,令人如沐春風。

最後,哀怨的管樂與躁動的搖滾靈魂再度結合,釋出長達八分鐘的史詩式作品〈Opus〉。色士風、小提琴、鍵琴奏出klezmer旋律,與〈Instrumental〉來個首尾呼應。主音就在悲喜交集的音樂氛圍下作出吶喊,釋放抑壓已久的情緒,為專輯劃上完美句號。

參考:
‘30% hate us, 50% don’t care’: Black Country, New Road, Britain’s most divisive new band
How the seven minds of Black Country, New Road combined their extraordinary abilities to find a collective spirit
Black Country, New Road:大熔爐 共同體

>試聽: https://blackcountrynewroad.bandcamp.com/album/for-the-first-time

>推薦: Instrumental, Athens, France, Science Fair, Sunglasses, Track X, Opus

Rating: 4.5 out of 5.

Charlotte Day Wilson: 多倫多R&B靈魂女聲

Charlotte Day Wilson – Alpha (2021)
Stone Woman Music

初次聽加拿大爵士三人組BADBADNOTGOOD的〈In Your Eyes〉及R&B歌手Daniel Caesar的〈Transform〉,被歌曲當中一把充滿個性的女聲吸引。這把厚嗓子夾雜著稍重的鼻音,聽起來溫暖柔順,牢牢抓住我的耳朵。

這位歌手便是Charlotte Day Wilson,來自加拿大多倫多,本身也是一位唱作人。她與不少音樂人一樣,成長過程中不乏音樂薰陶,自幼便學習古典鋼琴及色士風,初中時自學軟件製作音樂,大學時期順理成章選修音樂,後來卻為了專注發展音樂事業而輟學。她組過一隊玩funk的cover band,也曾在獨立廠牌Arts & Crafts當實習生,因而與多位同代音樂人結緣,其後成為緊密的音樂夥伴,不時為彼此的作品獻聲。

自2012年起,Charlotte以self-release的方式發表EP,期間亦會不定期發表單曲作品,當中以2018年推出的《Stone Woman》令我印象最為深刻。這張由BADBADNOTGOOD成員協助錄製的迷你專輯,共收錄六首歌曲,曲風以當代R&B為主,依賴重複節拍帶動,著重營造氛圍。點題作品〈Stone Woman〉、抒情夢幻的〈Doubt〉、暗黑電子風的〈Nothing New〉,值得細聽。


今年七月,Charlotte首次以個人廠牌「Stone Woman Music」發行首張個人專輯《Alpha》。曲詞編監,幾乎全由她一人包辦。音樂風格仍以其擅長的R&B為主調,但這次揉合爵士、騷靈、民謠、福音詩歌等元素,嘗試展示她在音樂中的不同面相,坦率地表達內心私密的感情與掙扎。

專輯中有不少歌曲採用Gospel風格的創作方式,編寫了不少優美和聲,如序曲〈Strangers〉中那空靈般的人聲四重唱,營造一種神聖感覺;〈If I Could〉的副歌儼如聖詩,歌者唱出 “I’d bathe you / Wash you of the sins that plague you / Rid you of the burdens and you’d be free once more”,憑藉歌聲給予支持,鼓勵同路人。

來到中段,〈Mountains〉的和聲絕對是情感的昇華。原來此曲早於2019年發表,副歌部分由Charlotte與Babyface、Daniel Caesar等一眾音樂人集體創作。層層遞進的歌聲,凝聚一股正面能量,安撫人內心的猶豫與不安。在銅管樂器的溫暖音色加持下,感覺更為強烈。

Take Care of You〉則是去年推出的單曲,瀰漫著千禧年初流行的R&B氛圍。Charlotte找來美國alternative R&B女歌手Syd合唱,並auto-tune自己的歌聲作為另類鋪叠,與Syd的甜美歌聲形成對比。而少有的民謠作品〈Lovesick Utopia〉,以結他勾弦貫穿,柔情中帶點哀怨,訴說著單戀的忐忑心情。

聽畢整張專輯,個人還是最喜歡有BADBADNOTGOOD客串的〈I Can Only Whisper〉。這次他們負責貝斯及鼓的部分,耳熟的爵士節奏令人放鬆,Charlotte的歌聲聽起來也很舒服,整體感覺就是很groovy,百聽不厭。

參考:
On Alpha, Charlotte Day Wilson uses alter egos to channel her ‘truest voice as an artist’

>試聽: https://charlottedaywilson.bandcamp.com/album/alpha

>推薦: I Can Only Whisper (feat. BADBADNOTGOOD), Lovesick Utopia, Mountains, Take Care of You (feat. Syd)

Rating: 3.5 out of 5.

Hiatus Kaiyote: 迷幻靈性Future Soul

猶記得兩年多前在YouTube看到澳洲唱作人Nai Palm的影片。當時剛完成乳房切除手術的她臥在病床上,看起來精神飽滿,在木結他伴奏下,翻唱了Curtis Mayfield的〈The Makings of You〉。她的騷靈歌聲,如同影片中的夕陽般溫暖,脆弱中帶著柔性的堅強,在我腦內留下深刻印象,因而對她及其所屬樂隊Hiatus Kaiyote產生興趣。

Hiatus Kaiyote: (L to R) Paul Bender, Nai Palm, Simon Mavin, Perrin Moss
photo credit: Tré Koch

來自澳洲墨爾本的jazz-funk/future soul樂隊Hiatus Kaiyote,於2011年組成,成員包括主音兼結他手Nai Palm(本名Naomi Saalfield)、貝斯手Paul Bender、鍵琴手Simon Mavin及鼓手Perrin Moss。樂隊於2012年推出首張專輯《Tawk Tomahawk》,得到不少音樂人注意;其後於2015年推出的專輯《Choose Your Weapon》亦大獲好評,收錄的單曲〈Breathe Underwater〉更被提名美國格林美音樂獎。另,他們的作品亦曾被國際知名音樂人如Kendrick Lamar、Drake、Beyonce、Jay-Z等作取樣之用,實力備受業界肯定。

暌違六年,Hiatus Kaiyote終於發表新作《Mood Valiant》。專輯以車子型號「Valiant」命名,靈感源於Nai Palm的童年回憶:其母會根據當日心情而決定開哪一台車,黑色代表心情不佳,白色則相反。兩種顏色反映兩種心情,也代表人生的高山低谷,對應著Nai Palm的人生與健康狀態。她希望透過新專輯紀念因乳癌病逝的母親,同時記錄自己克服乳癌的經歷,鼓勵人們勇敢面對挑戰,擁抱生命。


Hiatus Kaiyote – Mood Valiant (2021)
Brainfeeder / Ninja Tune

《Mood Valiant》以復古的弦樂及優美的和聲掀開序幕。序曲〈Flight Of The Tiger Lily〉中的土著方言、〈Sip into Something Soft〉的鳥鳴與環境聲、插曲〈Hush Rattle〉的部落婦女唱詠,把聽眾帶到亞馬遜熱帶雨林,感受大自然的靈性。

〈Chivalry Is Not Dead〉以合成器的夢幻旋律、不規則的節拍作前奏,貝斯funky的節拍,加上歌者變化多端的唱腔,把光怪陸離的森林景色呈現眼前。歌者幻想自己是大蛞蝓、海馬、蜂鳥,用生動的歌詞描述動物交配繁衍的儀式,表達對自然界創造生命的驚嘆;〈And We Go Gentle〉也帶著野性味道,節奏有點laid back,聽起來蠻性感。

點題作品〈Get Sun〉在巴西傳奇folk/jazz音樂人Arthur Verocai的提議下,加入音色明亮的管樂與號角,聽起來華麗優雅,洋溢著七十年代巴西爵士樂的歡樂及陽光氣息。樂隊特意將一套巴西土著紀錄片《Corumbiara: They Shoot Indians, Don’t They?》的聲音片段放進outro,希望引起聽眾對原住民族群的關注;緊接以脈動節奏貫穿的〈All The Words We Don’t Say〉,據說靈感來自以快嘴聞名的美國饒舌歌手Busta Rhymes,Nai Palm收放自如的歌聲在急促的鼓擊下更顯張力。

主打歌〈Red Room〉爵士味濃,由幽怨連綿的bassline主導,Nai Palm用慵懶的歌聲,反覆吟唱 “I got a red room / It is the red hour when the sun sets in my bedroom”。這間被夕陽光線照亮的紅色房間一直屹立在她記憶中,她遂把童年時擁有過這短暫卻神奇的時刻,放進音樂中,道出對亡母的思念。

整張專輯中,個人偏愛〈Stone Or Lavender〉。全曲只以和音、鋼琴及弦樂伴奏,配搭看似簡單,卻考驗歌者傳遞情感的功力。Nai Palm的磁性嗓音在清脈的琴音下變得赤裸,感情真摯,不禁令人想起她曾勇敢對抗癌魔。歌詞開首一句 “Please don’t bury us unless we’re seeds”,參照希臘詩人Dino Christianopoulos的名句,寓意她心裡已埋下堅強的種子,任何苦難都不能輕易將她打垮。當她用強而有力的聲線高唱 “We will get over only if we wanna”,當刻思緒彷彿也被這股力量感染,相信我們真的能克服困難。

Nai Palm在最後一曲〈Blood And Marrow〉化身森林的鳥,穿梭於靈巧的鋼琴旋律中,在簡約的電子節拍襯托下,唱出詩意的詞(第一句 “Not a speck of dust on chrysanthemum” 便借用了日本江戶時代著名詩人松尾芭蕉的俳句),紀念她去世的鸚鵡Charlie。


聽畢《Mood Valiant》,有種難以形容的愉悅,因為每首歌都有強烈的生命力。Hiatus Kaiyote這次音樂創作,更著重內在與大自然的連結,這或多或少與2019年的巴西之旅有關。樂隊靈魂人物Nai Palm曾在亞馬遜逗留十天,體驗當地Varinawa部落的生活,學習方言、參與儀式,了解人類與大自然和平共存的傳統,在文化及精神上得到不少啟發。

Hiatus Kaiyote讚頌生命,以感恩的心回饋音樂及世界。作為樂迷,最大的幸福,莫過於能透過耳朵感受這份心意。

參考:
Hiatus Kaiyote Celebrate the Wonders of the Earth on “Mood Valiant”
Savage Sensitivity: Hiatus Kaiyote’s Nai Palm
What Nai Palm learnt from exploring the Brazilian Amazon
專訪/HIATUS KAIYOTE: 用 JAZZ-FUNK 和 NEO SOUL 帶給你不同的聽覺饗宴,新專輯 《MOOD VALIANT》 帶你感受所有情緒!

>試聽: https://hiatuskaiyote.bandcamp.com/album/mood-valiant

>推薦: Chivalry Is Not Dead, Get Sun, All The Words We Don’t Say, Red Room, Stone Or Lavender, Blood And Marrow

Rating: 4 out of 5.

Squid: 反烏托邦的狂躁聲音

在芸芸英國新生代樂隊中,今年最為耀眼的,非「魷魚樂隊」Squid莫屬!去年三月,樂隊被獨立名廠Warp Records羅致旗下,先後推出〈Sludge〉及〈Broadcaster〉兩首單曲,但未算引起太大迴響。直至今年年初,樂隊釋出長達八分半鐘的單曲〈Narrator〉,展示他們游刃有餘的搖滾功架。狂躁的結他與歇斯底里的人聲在急促的dance-punk節奏中交纏,教人一聽著迷。

Squid
photo credit: Holly Whitaker

Squid於2016年組成,五位成員均來自英國海岸城市白禮頓(Brighton),目前以倫敦為基地。雖然樂隊被媒體標籤為post-punk流派,然而,聽過他們剛於五月推出的《Bright Green Field》,不難發現他們的音樂變化多端,既有punk的熱血衝勁、art rock的前衛實驗,也有jazz的自由奔放,根本難以定義。而鼓手兼主唱Ollie Judge獨特的喊叫唱腔,令我想起美國紐約電子搖滾樂隊LCD Soundsystem的主腦James Murphy。

Squid – Bright Green Field (2021)
Warp Records

Squid的首張專輯《Bright Green Field》以英國女作家Anna Kavan的短篇故事命名。或許是從故事中的超現實情節得到啟發,樂隊以「反烏托邦」為創作概念,利用音樂書寫、建構想像中的城市景象,反思現世與未來。

專輯先以四十秒的田野錄音〈Resolution Square〉作引子,然後突然傳來猛烈的敲打聲,象徵現代社會的急促節奏,帶出歌曲〈G.S.K.〉── 這首以英國製藥廠GlaxoSmithKline(簡稱G.S.K.)命名的作品,長度只有短短三分多鐘,卻幾乎把所有精華釋放;銅管樂、弦樂奏出的豐富音色,令人置身大都會的感覺,眼前是錯落有致的高樓建築,滲著funky氣息;Ollie用那粗曠的聲線唸出他的想像:脫歐後的英國,會否成為科幻小說家J. G. Ballard筆下的《Concrete Island》?

“Narrator” (Martha Skye Murphy) – MV directed by Felix Green

緊接的重頭戲〈Narrator〉,靈感來自電影《A Long Day’s Journey Into Night》;Ollie聲演一個無法分辨記憶、夢境和現實的男人,唯有塑造記憶、大聲高唱 “Losing my flow and my memories are so unnatural / I am my own narrator”,誓成為自己的敘事者,掌控故事方向;客串的唱作人Martha Skye Murphy則扮演一個不甘被擺佈的女性角色,在男聲與結他噪音中掙扎,發出凌厲的尖叫作控訴,衝破命運的枷鎖;編曲實在精彩,搶耳的旋律、躁動的post-punk節奏、重疊的人聲,彼此交錯、累積能量,醞釀最後的情緒大爆發。

全長七分半鐘的〈Boy Racers〉,前半段承接〈Narrator〉的力量,但節奏相對輕鬆跳脫,流麗的結他riff與連綿的bassline令人豁然開朗;後半段突然沉靜下來,以中世紀管樂器與合成器產生的聲效,營造ambient drone風格,帶點科幻感覺;〈Paddling〉一曲描寫勞動的悲哀,以電鼓打出的機械化的motorik beat貫穿全曲,模組化合成器(Modular Synthesizer)則把流暢的結他旋律化作高速飛馳的賽車,感覺在與時間競賽。

〈Documentary Filmmaker〉找來樂隊Black Country, New Road的成員Lewis Evans客串吹奏中音色士風,簡約卻抒情;〈2010〉散發另類搖滾的味道,不禁令我想起經典樂隊Radiohead,特別是中間一段music break,暴烈的結他噪音與合成器交疊出來的不協和音聽起來竟與名曲〈Paranoid Android〉有幾分神似;〈Peel St.〉再次回到dance-punk的跳脫,但間中又會突變成爵士樂的節奏,有點精神分裂的感覺。

來到尾聲,〈Global Groove〉以哀怨的爵士管樂,帶出對媒體資訊超載現象的關注;而全碟最後一首長歌〈Pamphlets〉,描述一個人被右翼宣傳小冊子灌輸的故事;歌曲節奏感強,滲著濃烈的krautrock風格,結他、貝斯與合成器於motorik beat中穿梭,Ollie力竭聲嘶地作出最後吶喊,充滿憤怒與挑釁性 。

《Bright Green Field》確是一張充滿野心的專輯。Squid不僅將不同搖滾元素共冶一爐,而且勇於嘗試,例如在樂曲中加入實驗性聲效、銅管樂、弦樂等等,探索搖滾音樂的本質,尋找屬於自己的聲音。即使部分歌曲較為長篇,結構亦很複雜,但聽起來不會有晦澀難懂的感覺。每首歌曲彷如流動的場景,內藏起承轉合,有意想不到的轉折(如同一首歌內轉換多種節奏、歌中有歌的編排),真是一趟十分過癮的聽覺旅程。

參考:
Squid Is a Band with No Rules
Squid: The joy and unity of making a strange, bleak debut album
The Story Behind Every Song On Squid’s New Album Bright Green Field
Squid:層出不窮的重塑藝術朋克

>試聽: https://squiduk.bandcamp.com/album/bright-green-field

>推薦: Narrator, Boy Racers, Paddling, Documentary Filmmaker, 2010, Peel St., Pamphlets

Rating: 5 out of 5.

Balmorhea: 從澎湃後搖走向靈性新古典

聽Balmorhea的音樂,往往有種洗滌心靈的感覺。原音結他與優美琴音交織而成的旋律,猶如烏雲密佈的天空中出現一道曙光,照亮人類靈魂深處的黑暗角落。

Balmorhea: (L) Michael Muller, (R) Rob Lowe
photo credit: Bryan Schutmaat

成軍十五年、以美國德州城市命名的Balmorhea,如今已由全盛時期的六人樂隊,簡化成二人組合。兩位創團成員Rob Lowe及Michael Muller皆來自德州奧斯汀市,當年因為參加一個夏令營而結緣。兩人透過音樂交流、創作,利用音符描繪家鄉的崎嶇山脈與自然景觀;後來吸引不少志同道合的樂手加入,遂發展成樂隊。一路走來,音樂旅程雖然豐盛,然而樂隊這些年間經歷不少變化,由頻繁地錄音巡演到成員相繼離團,結果又回到原點。

2015年,這對好拍檔決定回歸初心,透過美國獨立音樂廠牌Western Vinyl重新發行首張同名專輯《Balmorhea》,寓意重新出發。他們離開城市,走到偏遠郊區,以鋼琴及結他為基礎,再次投入即興創作、實驗,並由從前澎拜激昂的後搖(Post-rock)曲風,慢慢走向靈性的新古典(Neo-classical)音樂道路。

Balmorhea – The Wind (2021)
Deutsche Grammophon

剛於今年四月推出的專輯《The Wind》,正是二人歸園田居、共同創作的成果。這已是Balmorhea發表的第八張專輯,卻是首次經由古典音樂廠牌Deutsche Grammophon發行,可見他倆的造詣受到古典音樂界重視,實在難得。

新專輯取名為「風」,滿有詩意,原來靈感來自一個古老傳說,講述一位名叫St. Caesarius的聖人將海風帶到荒涼的山谷,恢復生機。Rob被這個故事吸引,並以風作為隱喻,意味著他們的音樂重生。Rob和Michael在創作過程中受到不同事物啟發,話題離不開對自然、環境、人文的關注。他們將感受轉化成抽象的音符,編寫成樂章,並找來世界各地不同樂手參與錄音演奏,為作品注入層次豐厚的音色及氛圍,建構心目中遼闊自由的聲音風景。

開場曲〈Day Dawns In Your Right Eye〉仿如電影序幕:風鈴的聲音、簡約而重複的鋼琴小調、一把女聲如囈語般唸著法語。閉上眼,隨風走進場景,發現自己置身於一片迷霧當中,試圖跟著聲音尋找岀口;〈Rose In Abstract〉的前奏用上德國neo-classical / ambient音樂人Nils Frahm的管風琴來彈奏,如鳴笛的聲響,劃破清晨的寂靜。清脆的鋼琴與低沉的大提琴互相傾訴,纏綿哀怨。

個人特別鍾情〈La Vagabonde〉。鋼琴的琶音(Arpeggios)與低音大提琴互相交疊,旋律優美,如微風般溫柔惬意;法國號音色溫暖,彷彿眼前一片風光明媚。偶爾聽到如船鳴抖動的樂聲,令人有種在海上航行的錯覺。而歌名「流浪者號」,正是「環保少女」Greta Thunberg橫渡大西洋時乘搭那艘雙體船的名字。

專輯中亦有不少以雙木結他為主的歌曲,如〈Landlessness〉、〈The Myth〉、〈V〉、〈Ne Plus Ultra〉。連綿不斷的結他旋律勾勒出不同風景面貌,質樸清新,滲著淡淡鄉愁。鋼琴與弦樂的伴奏、德國暨保加利亞唱作歌手Lisa Morgenstern通透清澈的高音,亦令樂曲昇華不少。整個人被這份莊嚴神聖的感覺包圍,心靈頃刻也被淨化了。

間奏的鋼琴短曲令人鍾愛,〈Evening〉的孤寂與〈Nos〉的靈巧,同樣扣人心弦;〈The Crush〉緊接在強風吹拂的〈Vent Pontian〉後出現,行雲流水的鋼琴令人豁然開朗;日夜交迭,專輯以〈Night Falls In Your Left〉作結,呼應著開首的〈Day Dawns In Your Right Eye〉。深邃的琴聲、拉長的弦音,營造夜幕低垂的暗黑氛圍 ,法語女聲就在冷冽的風聲中悄然消失。

音樂雖然隨風消散,卻在人心底裡泛起漣漪。《The Wind》就是有這種神奇的療癒作用。整個聆樂過程如同冥想,思緒遊走於意識與夢境之間,由混沌到平靜,張開眼一刻,彷彿已蛻變成新的靈魂。

參考: 
ALBUM REVIEW: BALMORHEA – ‘THE WIND’: TEXAS POST-CLASSICAL DUO PRESENT A LOVELY SET FOR DEUTSCHE GRAMMOPHON
Balmorhea – The Wind “…the wind stands here for renewal…”
In the studio with Balmorhea
On New Album, ‘The Wind,’ Balmorhea Takes Listeners On A Journey And Brings Them Back Again
Balmorhea about Climate Change and Feeding Activism with Emotions – “We fear the destruction of the natural world.”
不是簡配,是更好的凝視 – Balmorhea 專訪

>推薦:全碟

Rating: 5 out of 5.

David Bowie: Life on Mars?

David Bowie in “Life On Mars?” (1973)

自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,人類對太陽系中離地球最近的紅色星球感到好奇,不斷對它進行探測,希望尋找生命跡象。六十年過去,火星依舊人跡罕至,人類距離移民火星似乎仍有一段漫漫長路,但慶幸人間曾經出現一位名叫大衛寶兒(David Bowie)的「天外來客」,其獨特聲線與豐富多樣的音樂,成功征服不少樂迷的心。

1968年,年僅21歲的大衛寶兒受電影大師史丹利寇比力克(Stanley Kubrick)的經典電影《2001太空漫遊》(2001: A Space Odyssey)啟發,創作出令他一舉成名的鄉村搖滾單曲〈Space Oddity〉。翌年,人類成功登月。大衛寶兒懷著對科幻題材的熱愛,運用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去回應時代,不僅寫下劃時代金曲〈Life On Mars?〉,隨後亦發展出多個另類人格分身。

擁有異色雙瞳的他,在〈Life On Mars?〉的MV中把原本的金髮染成橘紅色,化了一臉慘白妝容,把眉毛剃掉,抹上彩藍色眼影,塗上閃亮口紅,穿起藍綠色西裝,塑造出外太空搖滾巨星Ziggy Stardust的雛形,掀起華麗搖滾(Glam Rock)的風潮。因為生性害羞,他發現只有將自己「異化」,才有勇氣站上舞台面對觀眾。唯有透過虛假的角色扮演,他才可保存華麗偽裝下那個真實的自己。

雌雄同體,模糊性別界線,如此前衛的造型,顛覆了當時大眾對兩性的刻板印象。作為藝術創作者,大衛寶兒完美演繹角色,不斷利用千變萬化的造型挑戰傳統觀念,建構獨特且富強烈視覺效果的個人時尚風格,為當代流行文化賦予新定義。他身上散發著怪異的美,不論是「神秘妖豔的搖滾火星人」還是「冰冷高傲的瘦白公爵」,別樹一格的打扮總能吸引觀眾眼球。

說到〈Life On Mars?〉,不得不提法蘭仙納杜拉(Frank Sinatra)的代表作〈My Way〉。這首著名的流行曲其實源於法國,後被改編成英文版。大衛寶兒曾為此曲填詞,可惜沒被取用。出於「報復」心態,他決定寫一首新歌,刻意採用與〈My Way〉相同的和弦,同樣以流麗的鋼琴旋律貫穿歌曲,配上結他、貝斯、電子琴、鼓,為這首芭樂(Ballad)營造戲劇性氛圍。就這樣,〈Life On Mars?〉便誕生了。沒想到這次「反擊」,竟意外地孕育出他音樂生涯中、其中一首舉足輕重的作品。

「到底火星上有生命嗎?」( “Is there life on Mars?” )我們仍無頭緒,但至少我們知道有一位「火星人」曾到訪地球,創造奇幻絢麗的音樂世界,成就「紫醉金迷」的七十年代。

注:大衛寶兒於1975年推出單曲〈Velvet Goldmine〉,歌名後來被美國導演Todd Haynes借用,將其電影取名《Velvet Goldmine》,港譯片名《紫醉金迷》,故事靈感來自David Bowie及Iggy Pop的曖昧關係及成名經過。

按:此文原為《電笠 Special Issue【 Classic Meets Contemporary 】(Guest-Edited by Karen Mok) Subject 011:David Bowie》而撰寫,網上帖文部分內容經編輯略為修改。這裡刊登的版本為原文修訂版。

Dry Cleaning: 以讀唱於搖滾中穿梭

Dry Cleaning – New Long Leg (2021)
4AD

最近發掘到不少來自英國的好音樂,其中有不少被籠統歸類為post-punk樂隊,如Black Country, New Road、Squid等等。來自英國南倫敦的「乾洗樂隊」Dry Cleaning亦是其中一員,成軍只有短短三年,發表過兩張EP,去年被著名獨立唱片廠牌4AD招攬並簽約成為旗下樂隊,今年四月正式推出首張專輯《New Long Leg》,由PJ Harvey的製作人John Parish監製,實力不容忽視。

縱然被貼上「後崩」標籤,風格上與七、八十年代post-punk樂隊Wire、Magazine相近,但認真細聽的話,不難發現Dry Cleaning的音樂其實蘊含不少art rock、noise元素。女主音Florence Shaw以「讀唱」方式於澎湃的搖滾音樂中穿梭,聽似自言自語、漫不經心。這種獨特的的演繹方式在post-punk界別可謂寥寥可數,成功令他們從芸芸樂隊中突圍而出。

Dry Cleaning: (L to R) Tom Dowse, Nick Buxton, Lewis Maynard, Florence Shaw
photo credit: 4AD

在組成Dry Cleaning前,只有結他手Tom Dowse、貝斯手Lewis Maynard、鼓手Nick Buxton一起玩音樂,三人都是經驗豐富的樂手。後來Tom邀請在藝術學校認識的朋友Florence Shaw加入。Florence本身是一位視覺藝術家,也是一名大學繪畫講師,最初猶豫自己能否勝任主唱一職,後來鼓手建議她可以用說話代替唱歌,她便嘗試在他們排練時朗讀文本,並加入自己的文字,想不到效果不俗,遂正式加入成為團員。

就這樣,成團不久的Dry Cleaning很快便於2019年推出兩張EP《Sweet Princess》及《Boundary Road Snacks and Drinks》,風格傾向indie rock,但已開始滲著陣陣post-punk味道。

不得不提他們首支單曲〈Magic of Meghan〉,結他的迷幻旋律、貝斯及鼓的俐落節奏,與歌者朗讀時產生一熱一冷的對比,非常搶耳。顧名思義,這是一首關於英國王妃梅根(Meghan Markle)的歌。當時剛經歷分手的Florence看到哈利王子宣布與梅根訂婚的消息,氾濫的報導分散了她對自身的注意力,驅使她寫一首關於梅根的歌。她從不同報導中抽取字句,結合自己的文字,再轉化成歌詞,用冷靜的語調道岀傳媒斷章取義背後隱藏的厭女症與種族主義。

同樣收錄在首張EP的〈Conversation〉也是個人偏愛的作品之一。Florence一人分飾兩角,先以人聲模仿電話鈴聲,再來一段自我對話,在豐富的音樂襯托下更有戲劇感覺。


新專輯《New Long Leg》中的歌曲早在巡演時寫好,後來因為疫情影響無法演出,Dry Cleaning索性全心灌錄唱片。在資深監製John Parish的協助下,曲目編製更添細緻,進一步將他們獨特的post-punk/art rock風格昇華。

開場曲〈Scratchcard Lanyard〉以熟悉的post-punk曲風,引領聽眾跟隨鼓機節拍與walking bassline,進入一個荒誕離奇的故事。Florence從母親的角度出發,想像她處於情緒崩潰的邊緣,述說心中一些古怪的復仇幻想: “I think of myself as a hardy banana with that waxy surface and the small delicate flowers / A woman in aviators firing a bazooka”。當她毫無感情地反覆唸著 “Do everything and feel nothing”,身為聽眾能否感受到荒謬現實的無奈呢?

緊接的〈Unsmart Lady〉以狂躁的結他噪音與激昂的鼓擊作為前奏,令人想起Sonic Youth。Florence以零碎的的獨白穿梭其中,在低沉的貝斯襯托下,口裡說著針對外表身形的負面形容詞: “Fat podgy / Non make-up / Unsmart lady”,心底卻是一貫滿不在乎的態度;〈Strong Feelings〉intro聽似簡單,由富節奏感的的bassline與鼓點逐漸建立層次,配搭jangle pop式結他掃弦,非常groovy。Florence配合音樂喃喃自語,自稱 “Just an emo, dead-stuff collector”,讓 “Things come to the brain”,懶理他人目光,繼續說著無關痛癢的瑣事。

Florence的歌詞創作方式有點像自動書寫(automatic writing),想到甚麼就記下甚麼,讓潛意識帶領,上文下理有時無甚關連,讓人摸不著頭腦。如專輯同名曲〈New Long Leg〉中她說那「一條無用的長腿」(a useless long leg),到底比喻甚麼?Florence如此解釋: “The title is ambiguous; a new long leg could be an expensive present or a growth or a table repair.” 換個角度想,或者她在唱甚麼、文字有甚麼意義,根本不用太在意,也毋需過分解讀。有時單純地聆聽音樂、文字的韻律,感受那混合post-punk與indie rock的氛圍,更能享受當中的衝擊與樂趣。

全碟最後一首作品〈Every Day Carry〉,長達七分多鐘,如暗湧連綿不斷的結他與貝斯,與synth的聲效不斷重疊,營造實驗性氛圍,醞釀最後的音速爆發。音樂就在高潮一刻突然結束,殺聽眾一個措手不及。

參考: 
Dry Cleaning:耐人尋味的吟唱迷思
The Everyday Poetry of Dry Cleaning

>推薦: Scratchcard Lanyard, Unsmart Lady, Strong Feelings, Leafy, New Long Leg, Every Day Carry

Rating: 4 out of 5.

Alice Phoebe Lou: 閃閃發光的老靈魂少女

Alice Phoebe Lou – Glow (2021)
Alice Phoebe Lou

現年27歲、來自南非的Alice Phoebe Lou,短短數年間,由街頭音樂人躍身成為穿梭世界各地表演的獨立唱作歌手。不論在大型音樂節還是小型舞台,總能找到她的身影。小妮子定居德國柏林,一直以self-release的方式發表作品,至今仍未簽約任何唱片公司,因為她更嚮往不受約束、隨心所欲的創作自由,以及與觀眾近距離接觸。除了經常在歐美巡演,她也曾於2019年造訪亞洲,先後到過日本及台灣演出。

今年三月,她發表第三張個人專輯《Glow》,依舊玩她擅長的indie folk與blues,但這次加入復古元素,透過甜美旋律與玩味節奏,展示她調皮可愛的一面,繼續以獨特的嗓音俘虜樂迷的心。向來以長金髮造型示人的她,去年突然剪了一頭清爽短髮,乍看猶如法國新浪潮經典電影《斷了氣》(À bout de souffle)的女主角Jean Seberg,散發不少成熟韻味,誠然如她在專輯同名曲〈Glow〉中自信地唱著: “I am glowing from inside” ,令人眼前一亮。


Alice Phoebe Lou
photo credit: Andrea Rojas

1993年出生的Alice Phoebe Lou(以下簡稱Alice),在南非開普敦西海岸Kommitje小鎮成長,父母皆為紀錄片工作者。她自幼受藝術薰陶,母親的音樂品味對她影響尤其深遠。她從小學習鋼琴,曾迷過Trance音樂,後來醉心民謠,自學結他,踏上音樂創作之路。

十六歲那年暑假,她第一次到法國,短暫逗留期間,曾在巴黎街頭表演火舞賺取生活費。高中畢業後,她再次到歐洲遊歷,先前往荷蘭阿姆斯特丹,但最終選擇於德國柏林停留。她帶著木結他與擴音器,到不同車站、公園等地方自彈自唱,吸引不少途人駐足欣賞,漸漸累積不少歌迷,並開始進駐當地的音樂場所演出。

初聽她的音樂,不期然會想到與她年紀相約的King Krule。二人唱腔同樣具個人特色,聲音帶點粗糙質感,彷彿體內住了一個與外貌年齡不符的老靈魂,有種莫名吸引的魅力。早期她主要在街頭玩一些簡單的acoustic set,音樂樸實無華,歌聲真摯,甚具感染力。


2014年,年僅21歲Alice發表首張EP《Momentum》。這張橫跨柏林與開普敦兩地錄製的EP,予人初生之犢的感覺。序曲〈Berlin Blues〉讓人一聽鍾情,不僅旋律悅耳,內容也有意思,道出她移居柏林後的的心聲: “This is my Berlin Blues song / Sometimes life can get a little wrong / But it won’t be long / ‘Cause it just makes me strong”。其他作品如〈Fiery Heart, Fiery Mind〉、〈Deep Blue Sea〉,柔和的結他旋律與優美和聲融合,充滿靈性。

Alice陸陸續續在網上發表作品,除了街頭表演,也參與海外不同形式的音樂活動,如TEDx項目(柏林及倫敦)、美國的SXSW、擔任美國音樂人Rodriguez南非巡迴的開場嘉賓等等。期間得到不少音樂廠牌青睞,向她招手,然而她一一婉拒,堅持當一位完全獨立的音樂人。她選擇與音樂夥伴兼製作人Matteo一同演出,依靠小型演出及販售現場專輯《Live at Grüner Salon》的收入來資助灌錄首張個人專輯《Orbit》。

Orbit》終於在2016年正式面世。專輯延續首張EP的風格,結合folk與dream pop,把歌者透徹的歌聲、清新的結他原音、靈巧的琴音及弦樂的溫暖音色混和在一起。作品如〈Society〉、〈Red〉、〈Haruki〉有種回歸原始的青澀。個人特別喜歡〈Take Flight〉、〈Walking in the Garden〉、〈Amsterdam〉,旋律帶點憂傷卻又很療癒,縈繞心頭。

三年後,Alice推出第二張個人專輯《Paper Castles》,籠罩著民謠、爵士、迷幻的氛圍,感覺夢幻摩登。〈Little Spark〉的柔情、〈Nostalgia〉的復古、〈Galaxies〉的靈巧,聽起來感覺像置身太空無重漂浮,令人放鬆;較為人熟悉的〈Something Holy〉曲風清新,歌詞卻大膽,坦率地道出被撫摸的渴望;最後一曲〈Ocean〉以木琴與手碟(handpan)作引子,聽Alice反覆唱著 “And the ocean roared / And the ocean howled”,思緒無意間如海浪般跟著起伏。


於2020年疫情下製作的新專輯《Glow》,滲著老歌情調,像時光倒流到六七十年代的時空。開場曲〈Only When I〉以復古低傳真的聲音效果帶出憂怨的琴音,歌者吟唱著對逝去愛情的思念,omnichord的夢幻音色伴奏,十分討喜;專輯同名作品〈Glow〉節奏groovy,Alice慵懶的唱腔加上重複的鼓點與朝氣的結他riff,令人心情愉悅,想跟著拍子跳舞。

Dusk〉是一首關於友誼的歌,風琴的切分節奏、鋼琴與喇叭的音色交替,感覺甜蜜;〈How to Get out Of Love〉,顧名思義,與愛情有關,以歌聲唱出歷經愛情的心碎與脆弱,是為個人心水作品之一;〈Heavy // Light as Air〉中的結他及鋼琴旋律經過modulation效果器處理,營造懶洋洋的感覺,如海風一樣,非常舒服。

〈Dirty Mouth〉是全碟中最有活力的一首,由punk的節奏帶動,感覺跳脫。想不到Alice也能駕馭這種曲風,尤其當她用招牌抖音唱出 “I’ve got lazer beams / Coming out my eyes”。編曲也很用心,不時出現變奏,由沉澱到進入高潮,當Alice高唱 “Do what I like with it”,心情也跟著高漲起來。

整體而言,新專輯上半部份的曲目編排變化較為豐富,反之後半部份歌曲氛圍相近,有慢下來的感覺,可能比較適合在深夜聆聽,或許會有更深刻的感受。

雖然2020年面對新冠病毒突然來襲,Alice只能留在柏林專心寫歌及錄製新專輯,但這段時間她亦與樂隊鍵琴手Ziv Yaminka合作發展side project,以「strongboi」的名義發表了三首懷舊有趣的歌曲:〈strongboi〉、〈honey thighs〉及〈tuff girl〉,展示民謠女孩形象以外的愛玩個性。

>試聽: https://alicephoebelou.bandcamp.com/album/glow

>推薦: Only When I, Glow, Dusk, How to Get out Of Love, Heavy // Light as Air, Dirty Mouth

Rating: 4 out of 5.

Lava La Rue: 英倫次文化的藝術拼湊

Lava La Rue – BUTTER-FLY [EP] (2021)
Marathon Artists

Lava La Rue絕對是我今年的love at first sound!

向來以「DIY artist」自居的她,多才多藝,不僅能唱,也能rap,且活躍於地下音樂及派對現場。今年二月,她發表個人第二張迷你專輯《BUTTER-FLY》,短短19分鐘已盡顯功架,將嘻哈(Hip hop)、騷靈(Soul)、夢幻流行(Dream pop)共冶一爐,創作別樹一幟的流行音樂。


這位來自英國西倫敦的年輕唱作人Lava La Rue(以下簡稱Lava),本名Ava Laurel(讀音:Aiwa Laurél),1998年出生,擁有英國、牙買加、拉脫維亞血統,從小在濃厚的次文化環境下成長。幼時受父母影響,收聽非法廣播電台、參加週末舉行的地下倉庫派對;與外祖母同住期間,則吸收了不少雷鬼(Reggae)及福音(Gospel)音樂的養分。

然而,Lava的成長之路並不平坦。自十六歲起,她便穿梭不同寄養家庭,離開熟悉的社區,搬到她口中「一個非常白人中產階級的郊區」生活。正值青春期的她經歷生活變化,間接驅使她投入藝術創作,找尋自我及歸屬感。她開始動手做音樂,自組樂隊,擔任說唱歌手,由製作beats、配唱、專輯封面設計到美術指導,全部自己包辦,用心打造她專屬的世界「LAVALAND」。

NiNE8 COLLECTIVE
photo credit: Daniela K Monteiro / The Face

其後,她結交了一班志同道合的同齡夥伴,共同創立名為「NiNE8」的art collective,主張以DIY精神進行不同形式的創作,包括音樂、錄像製作、服裝等等,建構自成一格的獨特美學及派對文化。


作為一位混血族裔、移民後代、酷兒(Queer)的藝術創作者,多重身份令Lava的視野更廣闊,包容性比一般人強。這點不僅反映在她百變的造型上,亦能從她的作品窺探岀端倪。

2017年,她首次以個人身份發表一個名為《LAVALAND PART 1》的audio/visual project。作品帶自傳意味,加插虛構敘事,以詩意寫作的方式把十六、七歲時的日常點滴錄製下來。歌曲大部份以spoken word方式演唱,配以零碎的beats及大量sampled skits,有點像sound collage,充滿實驗性。

一年後,她推出首張EP《LETRA》,延續《LAVALAND PART 1》的音樂敘事風格,以lo-fi / jazz / old-school hip hop、neo soul音樂為主軸,混合90年代R&B元素,配上騷靈嗓音及隨性說唱,感覺groovy。

不論結構還是錄音技術,《LETRA》明顯成熟不少,特別是由日本製作人Disk Nagataki (tokyovitamin) 監製的單曲〈Widdit〉,讓人一聽難忘。創作力旺盛的Lava,緊接在2019年推出mixtape專輯《STITCHES》,與NiNE8團員及製作人Mac Wetha合作,繼續在hip hop領域鑽研技藝。

縱然Lava稱自己深受Prince、Grace Jones、Joan Jett等queer icons影響,但她早期的音樂仍以嘻哈、說唱為主,並未加入流行元素。不過,她最近發表的新作《BUTTER-FLY》一反常態,走向與過去截然不同的路線!


“I musically had pushed myself further than I had done before to capture a dreamy emotion of falling in love, entering my 20s, shrugging off the insecurities you carry through your teens and recognizing the kind of person I want to be in this world.” (V Magazine)

如Lava所言,她欲透過音樂記錄生命中新的轉變、表達現正發生的美好,銳意擺脫青少年時期的不安、憂怨、慵懶感覺。Lava彷彿掌握到流行與獨立音樂之間的平衡,新作品除了保留一貫lo-fi hip hop作風,也注入從未試過的音樂元素,如synth pop、psych-rock、trip-hop等,再混搭由不同效果器及合成器產生的旋律與節奏,結果令人喜岀望外。聽畢,心情有如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般愉快。

開場曲〈Magpie〉由仿卡式帶播放的優美旋律作引子,帶點復古味道。隨著說唱flow帶動,加上鼓的強力節拍及弦樂,層次越來越豐富,氣勢澎湃。〈Magpie〉的MV拍攝也別具象徵意義。Lava解釋,希望透過擬人的方式(personification),以地下鐵車廂比喻「underground」,把英國源遠流長的次文化、英倫電子音樂形象化,將其歷史演變過程呈現於觀眾眼前。

〈Angel〉是一首徹頭徹尾的synth pop song,描述一段愛情關係帶來的興奮與迷惘。歌曲由美國indie pop樂隊Foster the People的成員Isom Innis監製,難怪有種似曾相識的歡樂感覺。合成器奏出的旋律明亮悅耳,但bassline更搶耳、更有groove。雖然典型ballad的編曲令副歌部份有點洗腦,但旋律確實catchy。為此曲獻聲的新生代獨立搖滾女歌手Deb Never也是亮點之一。

個人特別喜歡〈Goofy Hearts Club〉,雖然同樣是queer love情歌,但氛圍比〈Angel〉夢幻得多。音樂揉合電子、R&B、dream pop,混音效果與layering為歌曲增添不少層次。編曲甚具心思,節奏簡約卻能帶出起承轉合。Lava亦罕有地嘗試trap的說唱風格(雖然只有一小段),直白地道出愛慾的渴望。

〈G.O.Y.D〉,意指 “Girl Of Your Dreams”,歌名顯然對照indie pop歌手Clairo的〈B.O.M.D〉( “Boy Of My Dreams”)。歌曲由電音製作人Vegyn監製,旋律柔和舒服得來不失節奏感,有點像〈Goofy Hearts Club〉的延續。Lava的半唱半rap功架早已游刃有餘,但她特意找來Clairo一同合唱,令作品增添一份甜美感覺。

最後,EP以〈Lift You Up〉作結。Dreamy trip-hop的音樂底蘊,配以製作人及DJ Karma Kid略帶假聲的嗓音,唱著 “Can I lift you up from here?”,竟有種療癒、振奮人心的感覺。Lava娓娓道出自己的故事,回想過去混沌的日子,但這次卻是帶著自我肯定唱岀心聲: “Foster care couldn’t keep me down / This world is for me, it’s my lavatown”。

我已數不清自己把這張唱片聽了多少遍。然而,《BUTTER-FLY》確實有種魔力,讓我忍不住重播。我想這就是我所喜愛的quality pop,每次聽都有一種莫名快樂的感覺,尤其在深入了解這位年輕artist的背景及創作歷程後,被她與創作團隊的DIY精神所感染,打從心底裡喜歡、欣賞這些新生代的意念與行動力。

到底古靈精怪的Lava日後還有甚麼搞作呢?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。

參考:
Lava La Rue’s DIY Guide To Living (And Dressing) More Creatively
Lava La Rue: “Queer love is inherently political – it’s still extremely underrepresented across all genres”
Meet Lava La Rue, the west London rapper doing things DIY-or-die

>試聽: https://lavalarue.bandcamp.com/album/butter-fly

>推薦: 全碟

Rating: 5 out of 5.

Design a site like this with WordPress.com
Get started